豆瓣评分:8.3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类型:剧情
上映:(2015)
时长:104分钟
上映日期:2015-06-25(德国)
编剧:编剧: 马克·布鲁蒙德 / 妮可·阿姆博斯特
导演:马克·布鲁蒙德
演员:路易斯·霍夫曼 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 施特凡·格罗斯曼 马克思·雷迈特 凯塔琳娜·洛伦茨 乌韦·博姆 兰斯顿·伊贝尔 恩诺·特雷布斯 安娜·布拉德-维尔纳 汉斯-彼得·科尔夫 梅甘·盖伊 约纳斯·伯格
烂番茄:https://www.imdb.com/title/tt3127698/
简介
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德国,少年沃尔夫冈(路易斯·霍夫曼 Louis Hofmann 饰)的母亲再嫁,他和继父之间的关系很是紧张,在一场冲突之后,继父将沃尔夫冈送入了感化院之中,沃尔夫冈就此开始了充满了痛苦与折磨的监狱生活。
倔强的沃尔夫冈不愿意沦为残暴统治的奴隶,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挣扎换来的却只有伤痕累累,唯一支撑着他的,是记忆中来自母亲的温暖。沃尔夫冈决定和同伴安东(Langston Beckford-Uibel 饰)一起逃跑,两人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回到了小镇上。可是,当母亲看见沃尔夫冈时,却并未表现得如他所想象的一般高兴,更残酷的是,没过多久,他便再度被继父和母亲重新送回了感化院。
下载地址
感化院.2015.BD1080p.中文字幕.mp4 | |||
感化院.2015.BD1080p.中文字幕.mp4 3.56 GB | |||
感化院.Sanctuary.2015.中德字幕.BDrip.AAC.720P.x264.mp4 1.40 GB |
影评
当体制让人麻木不仁让人形同木偶有些人奋起反抗又一次次的被绝望所打败。当友情,亲情或者爱情都不在抱有幻想,当家庭,体制,环境都变成鞭打你我的心灵,不在幻想任何事情甚至抱有任何希望。我们也变得麻木不仁甚至没有感情和变得敏感暴躁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逃离这个让自己充满欢乐回忆和痛苦不堪的世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来看到介绍说这部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时,有点担心会不会过于平淡。看完后我发现有时真实的故事比你所能想象虚构出来的更曲折骇人。 和一些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带来情感冲击的煽情电影不同,这部电影似乎过于冷静,一个个出乎意料的镜头转换经常会让人猝不及防,在震惊之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0、关于德国电影 又是一部反思历史、审视人性的德国电影。 我看过的德国电影不多,但看过的那些,都有一些相似的风格,形成了我对于德国电影的初步印象。当这部电影播放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这确实是一部德国电影—–不仅仅因为它说的是德语。 德国电影多反思历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大于很多同类题材的电影,因为带来最终绝望的不是社会,不是恶毒的坏人,而是最亲的亲人。 什么样的父母,才会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狠心地将他推回那深渊?伤害你最深的人,往往就是你最爱的人。 外人的羞辱、虐待,都无法熄灭少年那颗反抗的心,被打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星期五言:《感化院》是德国2015年出品的电影,讲述了那个曾给超过八十万德国人带来无尽童年创伤的“感化院”的故事;“斯坦福监狱实验”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发起的一个实验——将几十个正常人投入模拟监狱,各自扮演看守、囚犯等不同角色,几天后,…
我看到有人提到Michel Foucault的《规训与惩罚》,我想但凡看过类似题材的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只是我想问的一点是,无论是规训还是惩罚,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个体显得更顺从,还是它真的出于某种良好美德的培养,正如主人公最后要离开感化院时院长对他讲得那番话,希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昨天看了感化院,其中一幕久久停在我脑中无法散去的,沃尔夫冈的妈妈再次送(骗)他去感化院,无论他怎样呼喊最终没有下车。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是失去最后一丝希望的绝望,是被最爱的人抛弃的绝望。 先从沃尔夫冈说起,他是个叛逆的14岁男孩,他并非孤儿,也并非少年…
电影记录了德国那段黑暗的历史,我们为之惊叹的同时,作为中国人,谁还记得我们自己的那段到21世纪还存在的黑暗历史呢?又有谁敢去记录呢? 以下内容摘自百度百科词条“孙志刚事件”,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 ht…
看完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以前看过放牛班的春天,看之前可能觉得会很放你班的春天一样,是一部能够给人触动的电影,但是这个电影太压抑了,好歹放牛班的春天里面还有一些许让人感觉到希望的东西。在b站上面看的,看到最后的时候,他们上面有人在刷像《肖申克救赎》里面的那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 早先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开篇读到这句话,第一次对之有所感悟是在《穿越疯人院》里,第二次深刻体悟是在《裂缝》里,第三次则是看完《感化院》之后。 《感化院…
“疯癫已变得使人有可能废除人和世界,甚至废除那些威胁这个世界和使人扭曲的意象。它远远超出了梦幻,超出了兽性的梦魇,而成为最后一个指望,即一切事物的终结和开始。这不是因为它像德国抒情诗那些表达了一种希望,而是因为它包含着混乱和末日启示的双重含义。” 说起经典…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