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3
地区:新加坡
语言: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 马来语 / 英语
类型:剧情 喜剧 家庭
上映:(2016)
时长:111分钟
上映日期:2016-02-04(新加坡)
编剧:编剧: 梁智强 / 孙逸群 / 夏友庆
导演:梁智强
演员:陈丽贞 李国煌 萨米·优素夫 陈俊铭 王雷 黄晶晶 廖永谊 薛素丽 黎沸挥 程旭辉 苏海米
烂番茄:https://www.imdb.com/title/tt5291232/
简介
本片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本地家庭为主轴,通过成员的际遇,带出早期的甘榜生活以及后来的组屋生活,剧情横跨数十年。
电影也将体现新加坡如何从一个以方言为主流语言的社会演变成华语到现今英语的过程,从中回顾流失的方言。它也会融入导演的许多亲身经历,并将安插多首怀旧歌曲。
下载地址
我们的故事 百度网盘 密码:lrym | |||
我们的故事 | |||
我们的故事 | |||
我们的故事 | |||
我们的故事 | |||
我们的故事1.Long.Long.Time.Ago.1.2016.BD720P.中字.mp4 1.57 GB |
影评
一个华人大家庭在新加坡独立建国后的历史潮流中生活的故事,有些许新加坡版《活着》的感觉,他们主要说闽南语,又有与我们类似的思想风俗(如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等),因此让身为泉州人的我看得挺有代入感。虽然他们的日子过着比较艰苦,但导演在剧情里时不时穿插一些笑点,使得电影不那么悲伤反而挺有喜感,这样的编排设计于我而言其实有损故事的真实性,不过也因此使得整体观感比较轻松愉悦。附注:双胞胎姐姐送养的那对夫妻,丈夫的扮演者就是导演梁智强。看之前强调她有两颗痣,还以为后续会有认亲情节,结果第二部看完了,也没有上演。&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占领;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同意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隔日,新加坡独立建国,新加坡共和国正式成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出国,就是去的新加坡跨年倒数,在国家博物馆、在圣淘沙的历史馆、在克拉码头的街上都感受到这个弹丸之国对于自己的历史的回顾和珍视。 这一部夹杂着闽南语、英语、印度语、马来语的电影,是导演的亲身经历的回顾,也是这个国家简短的自我陈述。 多元是这个国家的一张名…
刚刚看完两部。我是闽南人,影片里面的闽南语正是我们泉州的方言口音。从小到大也会旁听家里长辈提起关于某些亲戚下南洋的故事,很亲切。影片里面从当地华人的家庭环境观念习俗也是一摸一样。很感人温情。我的妈妈也是家里的大姐,她的小时候在家里就因为是大姐也必须承担所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伍脊六兽授权作者:一张眼,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发达程度自是不必多说。同时,作为移民国家,它也像一个大熔炉,包含了多元的文化。梁智强导演的《我们的故事》,作为新加坡成立五十周年的献礼,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本地家庭为主轴,通过…
猝不及防的片尾 似曾相识的中央八台和各大卫视的下午档 本片对于50-70后的一代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一个大家庭,儿女情长,往往由略显悲情的角色切入,横跨几十年几代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展现一个家庭的起起伏伏。 其实单就剧情本身和拍摄水平来说,能指出的亮点本就不…
《晓说》第一期讲的就是新加坡,从此开启了我对这个弹丸小国的兴趣。从一个一穷二白没有任何资源连水都要进口的四线国家,仅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成为东西第一强国,标准的发达国家,说是奇迹一点都不过分。电影借用了《阿甘正传》的讲述手法,以小人物的经历,串联起几十年…
这部电影在豆瓣打分太高了,有点过誉。很明显这是部新加坡政府宣传片,我不是对主旋律刻意反感,但拍的过于生硬了。 1、强调种族和谐很生硬,发生了种族冲突,冲突的原因不交待,消除冲突的过程很简单。一对过去很要好的马来人和华人朋友随便解释了几句,矛盾就消除了。政府的…
身为新加坡人,可能就会觉得这部剧很多地方都很贴切。里面发生的事很多都是真的,水灾,对政府的不满,因造谣而坐牢。这部电影的意义应该在于一种新加坡独有的现象,种族和谐,kampong 的精神。我记得我看了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其实都是特别辛苦的。亲自下场,粪便,被打,哭 …
看这部电影时值昆明瓢泼大雨,昆明北市区及大量街道被雨水淹没,新闻记者照常走上街头报道洪水新闻,讽刺的是这大概是昆明遭遇水灾的第N个年头了,ZF对街道进行了无数次修缮、改造、施工,但该淹起来的地方照淹不误。当我看到故事主人公一家被水淹到齐腰,政府解救灾民(自动忽…
在马来西亚跟华裔饭馆老板喝酒时候聊了很多关于大马华裔的前世今生,明清两朝从中国南方移民回去的华人与印度族和马来土族构成了马来西亚主要种族,其中马来人自称土族并且采取种族政策区别对待华族和印度族。马来西亚1957年脱离英殖民独立以来一直采用同化其他民族的方法来巩…
连着看完了第一部和第二部,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华人面孔很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可是那让人听不懂的方言却又让人感到疏离。这既近又远、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异域的吸引和相识的认同感巧妙杂糅,扑面而来。 《我们的故事》1和2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1、这是一部女性血泪史…
评论(0)